广告位联系
返回顶部
分享到

启迪区块链集团引领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区块链专栏 来源:互联网搜集 作者:酷站采集 发布时间:2019-12-10 09:42:57 人浏览
摘要

启迪区块链集团引领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启迪控股作为中国科技服务领先企业,于2018年11月成立启迪区块链集团。启迪区块链集团是国内首家国有区块链科技企业,秉承启迪控股“立体三螺旋”发展战略,在全球首次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的数据交换技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区块链赋能与数字资产管理运营公司。

  国家对区块链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之际,正值启迪区块链集团成立将满一周年之时,董事长王鼎表示,我们坚信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和大数据、加密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可信安全的数据交换,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一年来,我们把“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产生价值”作为使命,汇集世界一流科学家,一流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应用落地、标准编制、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申请专利22项,同11个部委,15个地方展开试点示范深度合作,着力政务、健康、金融等领域,解决行业堵点、痛点、难点。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却仍在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不同服务器独立存储,彼此孤立,形成一个个孤岛。数据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和计算,严重阻碍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当前通行的解决方案是将所有数据集中起来计算,严重影响数据安全,容易造成隐私泄露。为解决数据安全隐私与数据流动痛点,启迪区块链集团综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了新一代可信智能数字基础设施TDI(Trusted Digital Infrastructure),首次实现我国自主可控的可信数据交换。TDI采用使用方、执行方和所有方“三权分置”的理念和加密算法的安全沙箱机制,将数据所有权和数据使用权分离,在数据所有方和数据使用方之间搭建一个公开、透明、可追溯的安全可信环境,通过“数据不动算法跑路”的技术路线,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见不可取”、“阅后即焚”。TDI技术是数据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完全达到欧盟GDPR、俄罗斯、中国、新加坡国家安全标准。TDI技术将确保优秀的知识在未来网络空间不受时空限制,高效安全传播,使数据价值充分流动,使数据资产化得以顺利实现。

  两款先进产品解决行业难点痛点

  为了有效解决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的问题,启迪区块链集团打造了启迪数易通。启迪数易通不仅可以通过明确数据拥有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信息资源安全可控交换、数据质量管控等技术选型,实现数据穿透,数据有序流动,还可以通过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跨网段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建设,支撑各协同部门的大数据应用和可信交换,探索形成多部门协作、价值共享的数据产业生态圈。

  另外一款产品“先心安”是启迪区块链集团的暖科技代表,医疗数据可信交换平台以及儿童出生缺陷防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算法,实现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精准筛查、辅助决策、科学诊疗,将全国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出率从26%提高到95%。目前先心安已完成研发工作,进入科研验证阶段,已接入30余家医疗机构。

  在政务、健康和金融三大领域落地区块链应用

  在政务领域,启迪区块链集团依托TDI新一代可信智能数字基础设施,打通各政府机构的内网、外网、专网,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联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协助政府转型成为以数据驱动的智能政府,优化政务服务体验。启迪区块链集团目前已在海南、北京、深圳等地落地政务数据交换项目。

  数字健康是区块链最大的应用场景。启迪区块链集团正着力打造数字健康“1+2+3+N”产品及服务体系,研发基于健康医疗的可信数字基础设施(H.TDI),服务医联体和城市医疗集团,落地实施三级医疗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助力智慧医疗,促进大健康生态产业生态发展。

  同时,启迪区块链集团积极推进区块链全面赋能金融,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三大融资问题。

  新时代,新科技,新发展。启迪区块链集团将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区块链的重要指示精神,利用区块链技术继续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探索“区块链+”在更多民生领域的应用,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贡献区块链应用方面的“行业样本”和“中国方案”。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和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 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232025#qq.cn(#换@)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原文链接 :
    Tag :
相关文章
  • 本站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版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您联系站长处理!
  • Copyright © 2017-2022 F11.CN All Rights Reserved. F11站长开发者网 版权所有 | 苏ICP备2022031554号-1 |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