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吃瓜群众可是为ofo操了不少心,大股东撤梯子啦、滴滴另起炉灶不care你啦群众的担心不无道理,而此时最闹心的应该就是ofo自己。 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懂懂笔记接到共享单车行业内人士爆料称,ofo内部正遭遇人事危机。滴滴不仅从ofo
最近一段时间,吃瓜群众可是为ofo-[-/a>操了不少心,“大股东撤梯子啦”、“滴滴另起炉灶不care你啦”……群众的担心不无道理,而此时最闹心的应该就是ofo自己。 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懂懂笔记接到共享单车行业内人士爆料称,ofo内部正遭遇人事危机。“滴滴不仅从ofo撤出了一众高管,更严重的是在撤退时还顺便带走了多位ofo的核心员工,用以组建自己的共享单车团队。” 也就是说,ofo在遭遇与投资人的“宫斗”、新融资无法到位、商业模式遭质疑等一连串外部冲击之后,内部很可能又爆发了人才流失危机。如果真像爆料人所说,这对于ofo来说无疑是内忧外患、腹背受敌。 原本,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了一年半时间的市场争夺战之后,ofo占据了融资数额巨大,烧钱速度快,市场铺面广的优势,可遗憾的是ofo并未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看到这些情况,懂懂笔记突然想用一句诗来形容:山雨欲来风满楼。 紧张的内部危机
关于ofo所遭受的外部压力,懂懂笔记在文章开篇已经简单讲了一下,这里就不做赘述。但要强调的是,ofo内部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才是行业竞争的关键。 就像古语所说的“内修外攘”,治国需要对内整治对外抵御。而这话放在当今社会也同样具有作用,尤其是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行业。然而,ofo这一年多的时间,似乎总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外攘”,而很少顾及到“内修”。 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ofo在行业竞争中不服输的那股子劲儿,总是想要盖过别家一头,尤其是与摩拜的较量中更是如此。有消息称,ofo会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其中会涉及到具体的市场投放、用户数据以及大事宣传等等。 从这一点上来看,ofo内部管理层对企业发展的重点并不十分明晰。然而,在拿融资争面子这些事上,ofo的管理层也是不遗余力。其实,互联网行业内关于企业给融资额注水这种做法都是讳莫如深,可一旦被发现,就是一件十分跌份儿的事。 众所周知,ofo和摩拜在融资次数和金额上都做到了“前无古人”,都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拿到了十亿美元以上的融资。就好比摩拜和ofo的E轮融资吧,懂懂笔记不禁暗自叹服它们两者的吸金能力。 有趣的是,新浪科技在一篇报道中写到,一位ofo内部人士透露2017年6月16日摩拜宣布了创行业纪录的6亿美元E轮融资,而ofo在7月也拿到了6亿美元的融资,但不蒸馒头争口气,ofo对外宣传的是拿到了7亿美元。就这样,ofo顺利摘到了行业最高融资记录的“桂冠”。 此前一位ofo的上游供应商告诉懂懂笔记,ofo内部多个重要岗位都是90后主掌,因为公司发展太快,内部没有严格的流程。这位供应商表示,他在与ofo合作的过程中感觉很不规范,直到后来滴滴的几位高管进驻,ofo内部明显规范起来。但在滴滴高管撤出之后,又有些混乱了。 由此可见,ofo内部很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今,再次有人爆料称滴滴从ofo挖走了40多人的团队。而这些人正是经历过共享单车行业从兴起到爆发一系列重要节点的关键参与者,滴滴意在通过这些人来加速自己的共享单车业务布局。 此前,外界就传出滴滴已经在研发自有品牌的共享单车,以及可以接入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出行平台。有业内人士认为,滴滴出来单独做共享单车,说明已经大致摸清了单车市场的底,也对ofo的内部管理和商业模式前景有了基本的判断。 “靠山”或已变对手
如今,ofo很可能已经无暇顾及内部的问题,而是为两大潜在对手头疼:一是拿了小蓝托管权限同时也在自研的滴滴,二是得到阿里更大资源支持的哈罗。 ofo与滴滴的恩怨,可以说是从滴滴向ofo内部派遣高管就开始了,这种权利的争夺自然是火药味十足的。据懂懂笔记了解,ofo与摩拜的确讨论过合并事宜,但由于滴滴系和ofo系没能就合并后的话语权问题达成一致,合并谈判没法继续。后来,在几次重大事件的决策问题上,滴滴系与ofo系仍存意见分歧,最终导致了二者的“分道扬镳”。 面对ofo的硬气,懂懂笔记不知该为其叫好,还是该为其担忧。因为面对共享单车巨大市场规模的诱惑,又垂涎大出行全面布局的滴滴,势必不会放弃共享单车。 懂懂笔记在上周的一篇文章《 共享单车"局中局":谁才是你的敌人 》中已经提到,滴滴在与小蓝谈收购事宜以及自己做共享单车一事。而本周,滴滴与小蓝的合作就得到实锤。 懂懂笔记认为,小蓝单车托管给滴滴,对于后者进入共享单车市场是一个捷径。众所周知,小蓝早已在全国多个重要的城市投放了近百万辆单车,其中就包括监管越发严格的北上广深。滴滴接手后,自然可以获得小蓝在这些城市的运营资格以及既有的市场规模,起步会更快。 日前,滴滴已经宣布将于近期推出共享单车平台,接入包括ofo、小蓝以及即将上线的自有品牌等。不仅如此,新京报报道称,滴滴已在杭州成立了代号为“黑马”的事业部,主攻共享电单车和电动汽车。然而,这距离ofo传出做共享汽车刚1周时间。 错综复杂的变幻,让投资人与企业之间从伙伴变成了敌人,滴滴已然成了ofo未来的又一个竞争对手。然而,ofo理想中的“白衣骑士”,很可能也会扬鞭而去。 懂懂笔记此前提到了ofo的10亿美元最新融资,随后坊间就有消息传出此轮融资是由阿里主导的。然而,阿里和ofo都没有公开回应,这就让传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如果,阿里真的给ofo带来10亿美元的融资,对ofo无异于雪中送炭。而且,新的融资进来,也能稀释滴滴的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滴滴“反目”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现实的情况会这么顺利吗?有分析人士就给出了相反的声音。 “用户体验较差,再加上冬天的到来ofo的订单迅速下滑,而哈罗的订单已经接近ofo,阿里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子弹扶持两家一模一样的公司对付腾讯支持的摩拜。” 资深行业分析师李成东认为,粗放式烧钱模式不可持续,ofo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转向精细化,而是依靠大规模铺设自行车维持订单量,很有可能引来退押金的挤兑风潮。 【结束语】
懂懂笔记此时想起蔡桓公和扁鹊的故事,“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但恐怕,ofo目前的问题,已经不只在腠理,而是深入到了骨髓。 |
2021-10-12
2021-05-12
2020-05-01
2018-01-16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