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翻译自科技杂志WIRED的文章The 1970s Conference That Predicted the Future of Work,文章描写、评论了上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一家以打印机起家的大型公司,目前是激光打印领域的佼佼者)开发出全新个人电脑系统Alto,却与个人计算机迅猛发展
编者按:本文翻译自科技杂志WIRED的文章The 1970s Conference That Predicted the Future of Work,文章描写、评论了上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一家以打印机起家的大型公司,目前是激光打印领域的佼佼者)开发出全新个人电脑系统Alto,却与个人计算机迅猛发展的快车失之交臂的故事。当然,施乐公司在无纸化办公的潮流中,精研自身所擅长的领域,是它的另一重选择。 会议高潮:高效率个人电脑系统Alto的展示
施乐公司帕克研究中心的成果 1977年11月,大约300名管理层人士携夫人乘坐头等舱从世界各地赶来,在施乐世界大会度过了4天的时光。在男士们出席会议以及夫人们流连时尚秀场之余,来宾们在被安排下榻的博卡拉顿酒店参加了一系列鸡尾酒会,并聆听了一场由亨利·基辛格发表的主旨演讲。在最后一天的早晨,与会者聚在一起,迎来了此次会议的高潮时刻——“未来展望”——Alto个人电脑系统的邀请展示,该系统由位于帕罗奥图的施乐帕克研究中心所开发。 作为施乐帕克计算机科学研究室的负责人,鲍勃·泰勒很乐意有这么一个机会,为公司管理者们展示这项如今被称为个人电脑的重大突破。他相信机器的应用对工作的影响极具变革性,可以将工作中的麻烦事儿消弭于无形,把员工们从琐事中解放出来,以从事更高层次的、对于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可或缺的事务。大约400台装有Alto系统的电脑已经在公司投入使用,这些电脑受欢迎的程度始料未及。 然而这些高管们却没能看得到Alto的价值,更不愿试着去用用它。而泰勒和其他人努力说服施乐公司将其计算机战略从大型计算机转为更偏向于“类似Alto的个人计算机系统”的努力也毫无结果。这一次的“未来展望”活动无疑是一个向决策层展示Alto的绝佳机会,它决定着个人计算机系统是继续作为一个奇妙的概念存在于公司内部,还是成为现实走向外部更广阔的世界。帕克研究中心此番倾注心血,他们带来了42个人手,12台Alto,5台打印机,25个键盘、服务器,数千英尺的电缆,还有视频设备、鼠标、维修部件,以及为保证该项目所需要的电源。 在展示开始时,房间里的灯光熄灭了,短片出现在屏幕上。当摄像机扫过陈设的沙发和陈列的艺术品时,一个声音也在大厅里回荡——“现代化的办公室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机遇之所在。但祸患常积于忽微,我们的办公室在过去几代人的时间里几乎没什么改变。” “明天就孕育于今天之中,欢迎进入施乐办公系统——Alto!”伴随着这响起的声音,几位研究中心的人员走上台开始了他们的展示。 在与远在帕罗奥图的一个团队共同协作之下,展示人员们演示了如何用计算机编辑文档,绘制图表,在软件程序之间切换,以及从储存中提取文档和图画。他们与远在实验室的人员合作,在屏幕上进行文字操作,用电脑填写费用表并转发处理,用外文敲出,以邮件发送,最后打印出来。一位展示者向观众保证:“这看起来很复杂吗?我们可以保证并不复杂。这就是施乐所说的友好型系统。在现实检验中,一位经验丰富的打字员在数小时内就可以精通此道,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一两天内学会使用。” 与众不同:全新的用户友好型系统 对于从未使用或见过Alto的管理人员来说,这一展示肯定让人大开眼界。在当时,实验室之外,有两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型和极客型。两者都是电脑专家的专利。大型计算机系统需要花费的不仅仅是巨额资金,还要占用巨大空间。而新兴的极客型计算机只能吸引部分人的兴趣,比如那些家居计算机俱乐部成员的黑客们,他们很乐意输入一串长长的字符,就为了听到甲壳虫的几首曲子,哪怕是通过晶体管收音机播出来的。 |
2018-11-22
2018-07-27
2018-10-24
2020-06-20
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