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摁下“快进键” 消费电子龙头蓝思科技价值显现-新闻频道-和讯网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2日召开加快推进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5G商用步伐,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要切实发挥5G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5G加速商用的强力催化之下,以蓝思(300433,股吧)为代表的科技股成为这一轮反弹行情中的资本宠儿,年初至今,蓝思科技累计涨幅高达60%。 不少公募人士指出,随着科技创新周期的开启,市场有望涌现一批科技和先进领域的新核心资产。而作为拥有5G机遇以及较高壁垒的蓝思科技,自然不会在这场新的财富盛宴中缺席。 全产业链研发助力终端品牌发力5G 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1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081.3万部,其中5G手机546.5万部。随着5G商用持续推进,换机潮到来,以及物联网的逐渐成熟,蓝思科技的后续业绩增量空间将是巨大的。 在新材料方面,作为视窗防护龙头的蓝思科技从几年前就开始着手新材料的研发布局,在3D玻璃、蓝宝石面板、陶瓷面板等新材料领域专利数居于前列。 目前,公司已具备了蓝宝石防护屏的设计和生产基础,拥有成熟的蓝宝石长晶设备制造、蓝宝石生产、后段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制造能力,还具备了从粉体加工、多种工法铸型、高温烧结到精细加工等完整的陶瓷工艺技术及规模化生产能力。 截至2019年6月,公司已获得专利授权1,404件,其中发明专利100件,实用新型专利1,223件,外观设计专利81件。多年的专注研发使得蓝思科技的产品拥有高度的不可复制性和行业壁垒性,未来有望成为玻璃加工行业的垄断性龙头企业。 而5G作为新一代通讯技术,由于频率提升和频段增加,智能手机天线将大幅增加,传输速度是4G的10倍以上甚至更高,对信号传输的要求也更高。没有电磁屏蔽效应的玻璃和陶瓷等非金属材料取代金属材料作为机壳将是智能手机行业大趋势。 目前,手机玻璃的工艺技术最成熟、可大规模量产、成本最具优势,iPhone 4便开启了“双面玻璃”的新时代。随着5G时代和无线充电的到来,“玻璃面板+玻璃后盖”的双玻璃方案将成为新一代5G智能手机的外观潮流。 此外,蓝思科技也将目光投向了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在未来5G与AI技术进步的推动下,IoT设备的发展预计将百花齐放,人工智能产品拥有更高附加值。相关零部件及成品的机会也将会属于在消费电子行业高度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厂家。 目前,蓝思科技的玻璃、蓝宝石、陶瓷、金属等产品已大规模应用在各大品牌厂商的智能穿戴设备前后盖板、表壳、表冠上,蓝思科技已打通从蓝宝石长晶设备开发、规模化长晶生产、晶体材料深加工到各种规格应用产品批量制造的全产业链。蓝思科技除了在智能手机终端盖板领域拥有绝对优势外,头部几大智能手表厂商的产品也由其核心供应。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蓝思科技是特斯拉全球核心一级供应商,双方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子领域就技术、工艺、量产开展了深度的合作。作为行业的引领者和创新者,特斯拉之于电动车,就好比苹果之于智能手机,因此特斯拉国产化所带来的产业链机遇,一直以来也受到二级市场的密切关注。 工业智能赋予高端制造新价值 当5G、物联网的需求被彻底打开之时,除了技术过硬之外,产能也将成为决定企业业绩能否快速兑现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蓝思科技通过不断提升脚步扩建产能,以满足即将到来的5G时代新需求。 目前,蓝思科技在湖南、广东,以及越南等地拥有研发生产基地超过6000亩,主要配套国内外中高端品牌客户生产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家电等领域的特种玻璃、蓝宝石、精密陶瓷等新材料的防护与功能零部件产品,以及中高端汽车领域配套的中控屏、外观防护功能零部件等产品。公司还充分发挥蓝思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对内配套开发优势,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 值得一提的是,蓝思科技的“蓝思+”工业智联战略也逐步推行,此方法是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将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解决传统制造行业中的专业问题,赋能技术重构传统制造价值。 通过工业互联设备的技术和视觉改造,实现了深度学习在工业领域的成功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找到最优工艺曲线和最优工艺管控,在节约生产资源的同时,有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加速交付,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资产资源管理与运营能力。 从手机到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蓝思科技始终通过技术研发创新、设备改造升级以及规模扩大,做好战略布局和产能技术准备,引领消费电子产品外观创新变革潮流。 |
2019-02-01
2018-01-26
2019-01-15
2019-02-26
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