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联系
返回顶部
分享到

浅谈Hibernate对象状态之间的神奇转换

java 来源:互联网搜集 作者:秩名 发布时间:2019-09-09 16:32:13 人浏览
摘要

状态分类 在Hibernate框架中,为了管理持久化类,Hibernate将其分为了三个状态: 瞬时态(Transient Object) 持久态(Persistent Object) 脱管态(Detached Object) 有很多人好像对这些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转换不太明白,那么本篇文章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看完了

状态分类

在Hibernate框架中,为了管理持久化类,Hibernate将其分为了三个状态:
 

  • 瞬时态(Transient Object)
  • 持久态(Persistent Object)
  • 脱管态(Detached Object)


有很多人好像对这些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转换不太明白,那么本篇文章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看完了还不会你来找我。(开个玩笑~~)

详细描述

我们先来详细地了解一下三种状态:

1、瞬时态

对象由new操作符创建,且尚未与Hibernate中的Session关联的对象被认为处于瞬时态。瞬时态对象不会被持久化到数据库中,也不会赋予持久化标识,如果程序中失去了瞬时态对象的引用,瞬时态对象将被垃圾回收机制销毁。

2、持久态

持久化实例在数据库中有对应的记录,并拥有一个持久化标识。持久化的实例可以是刚刚保存的,也可以是刚刚被加载的。无论哪一种,持久化对象都必须与指定的Session对象关联。

3、脱管态

某个实例曾经处于持久化状态,但随着与之关联的Session被关闭,该对象就变成脱管状态。脱管状态的引用引用依然有效,对象可继续被修改。如果重新让脱管对象与某个Session关联,该脱管对象会重新转换为持久化状态。
 

  瞬时态 持久态 脱管态
是否存于Session缓存中 × ×
数据库中是否有对应记录 ×

例如:

public class HibernateTest {
 
    private Session session;
    private Transaction transaction;
 
    @Before
    public void before() {
        session = HibernateUtil.getSession();
        transaction =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
     
    @After
    public void after() {
        transaction.commit();
        session.close();
    }
 
    @Test
    public void test() {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Pname("张三");
        p.setAge(20);
        session.save(p);
    }
}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例子中,从创建Person对象到给name和age属性赋值,这些过程都处于瞬时态,而当调用了session对象的save()方法之后,该对象才从瞬时态转为了持久态。而当session关闭之后,该对象又从持久态转为了脱管态。

对象状态之间的转换


了解了三种对象状态的相关概念后,我们来看一看三种对象状态之间是如何神奇地相互转换的。

瞬时态 <——> 持久态

我们知道当创建一个对象之后,该对象即为瞬时态,那么它将如何转换为持久态呢?

看一个例子:

 
@Test
public void test() {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Pid(2);
    p.setPname("李四");
    p.setAge(30);
    session.save(p);
    //session.saveOrUpdate(p);
}
 

给name和age属性赋值时,该对象仍然处于瞬时态,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当给主键也就是Pid属性赋值时,该对象将不再处于瞬时态,而是转换为脱管态,因为此时已经有了持久化标识,但是并没有与Session发生关联。而当调用session对象的update()或者saveOrUpdate()方法时,该对象才会转换为持久态。

当然,调用session对象的get()、load()、query、find()等方法从数据库中查询得到的对象也处于持久态。

而仅仅当session对象调用delete()方法将一个持久化的对象从数据库中删除后,该对象才从持久态转为了瞬时态。

持久态 <——> 脱管态

当调用session对象的close()、clear()等方法后,该session所关联的对象将从持久态转为脱管态,此时这些对象失去了相关session的关联。而要想从脱管态转回持久态,只需调用save()、saveOrUpdate()等方法即可。

瞬时态 ——> 脱管态

这个前面也已经说过了,当创建对象后调用setXXX()方法设置主键属性时,该对象就从瞬时态转为脱管态,前提是这个主键是数据库中存在的。

对象生命周期



下面以一个对象从创建到保存至数据库的流程做一个分析:
 

 
try {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Util.openSession();
    //开始事务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person对象进入瞬时状态态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Pname("王五");
    p.setAge(40);
    //person对象进入持久化状态
    session.save(p);
    //提交事务,隐式包含了session.flush()的动作
    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
    //提交完成后,person处于游离状态
} catch (Hibernate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if (session != null)
    session.getTransaction().rollback();
} finally {
    if (session != null)
    session.close();
}
 

当一个对象被实例化后,该对象是瞬时状态,当调用session.save(Object)后,该对象被加入到session缓存中,进入持久化状态,这时数据库中还不存在对应的记录。当session提交事务后,数据库生成了对应的记录,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因为事务提交的时候默认会去调用session.flush()方法来清空缓存,相当于调用了clear()方法,而我们知道,调用了clear()方法,对象会从持久态转为脱管态。而处于脱管态的对象会被垃圾回收机制销毁。这就是一个对象从创建到保存至数据库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

其它

对于对象状态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

在Hibernate中,唯有当对象从其它状态转为持久态时,它才会去自动生成sql语句,其它时候是不会去重复生成sql,这就是Hibernate框架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

例如: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Util.getSession();
    Transaction transaction =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Pname("李四");
    p.setAge(30);
    session.save(p);
    p.setPname("王五");
    session.update(p);
    transaction.commit();
    session.close();
}
 

我在transaction.commit();这条语句上打了一个断电,然后调试运行。



可以看到,控制台只输出了一条sql语句,也就是执行save()方法时生成的插入语句,但是执行update()方法却并没有生成sql。这是因为在执行update()方法时,Hibernate框架会去判断当前对象的状态,它发现当前对象处于持久态,所以不重复生成sql,只是将持久态对象的值改变而已,然后调用commit()方法进行事务提交的时候才去生成更新语句。

我们继续看一个例子:

 
@Test
public void test2() {
    Session session = HibernateUtil.getSession();
    Transaction transaction =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Pname("张三");
    p.setAge(30);
    session.save(p);//此时该对象从瞬时态转为持久态,生成sql语句
        
    p.setPname("王五");
    session.save(p);//此时该对象为持久态,不生成sql语句
    
    p.setPname("赵六");
    session.update(p);//此时该对象为持久态,不生成sql语句
    
    transaction.commit();
    session.close();
}
 

你要知道,这跟你调用哪个方法是无关的,关键在于对象的状态,只有转为持久态时才会生成sql语句。所以上面的程序段依然只会产生两条sql,一条是save()方法产生的,一条是commit()方法产生的。

控制台信息如下:
 
 
Hibernate:
  insert
  into
    PERSON
    (PNAME, AGE) 
  values
    (?, ?)
Hibernate:
  update
    PERSON
  set
    PNAME=?,
    AGE=?
  where
    PID=?
 

理解Hibernate的三种状态,将更有利于理解Hibernate的运行机制,这些可以让你在开发中对疑点问题的定位产生关键性的帮助。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和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 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232025#qq.cn(#换@)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 : https://blog.csdn.net/qq_42453117/article/details/99596139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自定义错误处理逻辑介绍

    SpringBoot自定义错误处理逻辑介绍
    1. 自定义错误页面 将自定义错误页面放在 templates 的 error 文件夹下,SpringBoot 精确匹配错误信息,使用 4xx.html 或者 5xx.html 页面可以打印错误
  • Java实现手写一个线程池的代码

    Java实现手写一个线程池的代码
    线程池技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把,相信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少用,而且这也是面试频率非常高的一个知识点,那么大家知道它的实现原理和
  • Java实现断点续传功能的代码

    Java实现断点续传功能的代码
    题目实现:网络资源的断点续传功能。 二、解题思路 获取要下载的资源网址 显示网络资源的大小 上次读取到的字节位置以及未读取的字节
  • 你可知HashMap为什么是线程不安全的
    HashMap 的线程不安全 HashMap 的线程不安全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在 jdk 1.7 中,当并发执行扩容操作时会造成环形链和数据丢失的情况 在
  • ArrayList的动态扩容机制的介绍

    ArrayList的动态扩容机制的介绍
    对于 ArrayList 的动态扩容机制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之前的文章中也谈到过,不过由于时间久远,早已忘却。 所以利用这篇文章做做笔记,加
  • JVM基础之字节码的增强技术介绍

    JVM基础之字节码的增强技术介绍
    字节码增强技术 在上文中,着重介绍了字节码的结构,这为我们了解字节码增强技术的实现打下了基础。字节码增强技术就是一类对现有字
  • Java中的字节码增强技术

    Java中的字节码增强技术
    1.字节码增强技术 字节码增强技术就是一类对现有字节码进行修改或者动态生成全新字节码文件的技术。 参考地址 2.常见技术 技术分类 类
  • Redis BloomFilter布隆过滤器原理与实现

    Redis BloomFilter布隆过滤器原理与实现
    Bloom Filter 概念 布隆过滤器(英语:Bloom Filter)是1970年由一个叫布隆的小伙子提出的。它实际上是一个很长的二进制向量和一系列随机映射
  • Java C++算法题解leetcode801使序列递增的最小交换次

    Java C++算法题解leetcode801使序列递增的最小交换次
    题目要求 思路:状态机DP 实现一:状态机 Jav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Swap(int[] nums1, int[] nums2) { int n
  • Mybatis结果集映射与生命周期介绍

    Mybatis结果集映射与生命周期介绍
    一、ResultMap结果集映射 1、设计思想 对简单的语句做到零配置,对于复杂一点的语句,只需要描述语句之间的关系就行了 2、resultMap的应用场
  • 本站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版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您联系站长处理!
  • Copyright © 2017-2022 F11.CN All Rights Reserved. F11站长开发者网 版权所有 | 苏ICP备2022031554号-1 |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