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联系
返回顶部
分享到

骗子与傻子:“中国制造成本接近美国”

业界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风云之声 发布时间:2019-02-25 21:27:38 人浏览
摘要

文/陈经 来源:风云之声(ID:fyvoic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受过科学训练的理性爱国者们组建的智库。科学素养,家国情怀,横跨文理,纵览风云。 导读 根据2014年数据,BCG发布了一个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指数越低越有竞争力,美国100

       文/陈经

  来源:风云之声(ID:fyvoic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受过科学训练的理性爱国者们组建的智库。科学素养,家国情怀,横跨文理,纵览风云。

  导读

  根据2014年数据,BCG发布了一个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指数越低越有竞争力,美国100,中国96。中文媒体脑补了一个“也就是说,同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国大陆则需要0.96美元”,把指数100当成是一个成本价格了。这不是低智商的表现,而是大胆的无耻,是高级骗术。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体系,目的就是营造美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假象,打击投资者对其他国家的信心,诱骗资金流出其他国家,流入美国。

  近来很多新闻引用了“中国制造成本接近美国”这么一个结论。如这几个消息(以下引用):

  1.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 中国制造成本直逼美国

  事实上,中国制造的成本正逐年上升。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可见双方的差距已经极大地缩小了。

  2. 境外媒体:大陆制造成本接近美国 印度欲迎头赶上

  境外媒称,美国专业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大陆的制造成本已达到美国的96%,与美国相差无几;《纽约时报》日前则表示,大陆的纺纱业成本,反而比美国高出30%。

  据台湾“中央社”8月10日报道,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日前发布题为《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的报告,提及上述结果。这项报告指出,若比较全球出口总额排名前25的经济体,并以美国的制造成本为基准指数100,中国大陆的制造成本指数高达96。也就是说,同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国大陆则需要0.96美元,这表明两者差距已大幅缩小。

  3. 美国BCG报告: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日前发布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双方差距已经极大缩小。

  (引用完毕)

波士顿咨询集团波士顿咨询集团

  总想搞个大新闻

  总之,有一个西方机构(这次是BCG)发布了报告,公布了某种指数。有媒体直接介绍了这个事,如新闻3。还有媒体谈的是其它事,但引用这个指数当证据。这些媒体从业人员介绍或者认同了这么一个数据:

  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国大陆则需要0.96美元。
 

  简单说,就是根据2014年数据,BCG发布了一个“Global Manufacturing Cost-Competitiveness Index”,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指数越低越有竞争力,美国100,中国96。中文媒体脑补了一个“也就是说,同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国大陆则需要0.96美元”,把指数100当成是一个成本价格了。不少人看了估计会嘀咕,中国的工资还比美国低很多,总成本居然已经达到美国的96%了?但又搞不太清。

  同篇文章里,还有2004年的数据作为对比,仍然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成本竞争力指数是86.5。如果按前面的脑补逻辑,2004年,美国1美元能造的东西,中国也要0.865美元,并不便宜多少。

  媒体一般都说10年来,中国工资上涨到三倍,制造业成本上涨好多;又说美国搞了页岩气革命,制造业成本下降。结果10年过去,比例只从0.865变成0.96?这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媒体都不提2004年0.865美元这个数值。在这里我们要指出的真相是,2004年的0.865美元和2014年的0.96美元都是胡扯。

  薄弱的家底

  魔鬼藏在细节中。这个指数的计算方法,先选定一个基准国家,把劳动力、电力和天然气三项成本加权考虑,再加一个数凑成100。媒体报道的都是以美国为基准的数据。美国的这三项成本是:

  1、劳动力综合成本,数值是18.2。

  2、电力成本,数值是1.1。

  3、天然气成本,数值是1.5。

  三项相加,美国的成本就是18.2 +1.1 + 1.5 = 20.8。三个分项的具体数值应该是根据占成本的比重给出来的。20.8这个数字不够整,就加上个79.2,变成100好听。这是美国的数值,2004年和2014年都不变。

  为什么不把20.8乘以一个数变成100,而是要加上79.2?这就是人家“专业”地忽悠的本事了。这79.2叫“其它”,所有国家都一样,因此没有一个国家低于79.2。例如2004年印度是86.8,比中国的86.5还高。这意味着即使你的劳动力、电力、天然气成本都是零,你的最终得分也会是79.2,在媒体看起来就是你的成本接近美国的80%。制造业降成本最厉害的是产业聚集,BCG却故意忽略,你有没有产业聚集都是加79.2。自然科学的论文要是设计这么荒谬的统计指标,肯定会被审稿人批得体无完肤。

  相应的,中国2004年的数值86.5是这么出来的:

  1、劳动力综合成本,4.5。相比美国的18.2,意思大致是,花同样的钱,在中国能做出4倍的工作量。

  2、电力成本,1.4,比美国高一点。

  3、天然气成本,1.4,比美国低一点。

  所以,中国2004年的三项成本之和是4.5 +1.4 + 1.4 = 7.3。在这个数值体系下,成本是美国20.8的三分之一。但美国加了79.2凑成100,中国也加79.2,就变成86.5。

  同样,中国2014年的数值96是这么出来的:

  1、劳动力综合成本,10.2。相比美国的18.2,意思大致是,花同样的钱,在中国完成的工作量接近2倍。相对于2004年优势减少,但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2、电力成本,1.8,比美国高一些了。

  3、天然气成本,4.4,比美国高很多。

  所以,中国2014年的三项成本之和是10.2 +1.8 + 4.4 = 16.4。在这个数值体系下,成本是美国20.8的约80%。但加了79.2后,就变成95.6,略成96。“美国1美元,中国0.96美元”,就是这么来的。由于有个以不变应万变的79.2在那儿垫底,这个总数完全成了误导。

  即使是这个指数的原始含义,2014年中国的16.4对美国的20.8,也很不合理。这相当于说,在中国进行制造,人工成本的考虑是10.2,电力成本考虑是1.8,从权重来看,也能说得过去。但天然气成本4.4,这就莫明其妙了。为什么中国制造业的天然气成本居然能到用人成本的小一半?中国企业凭什么要用这么多天然气?

  这是BCG搞的障眼法。美国三项成本的比重是18.2 :1.1 : 1.5,对它自己也许是合理的。但是把别的国家相对美国的各分项调整以后,会极度扭曲这三项的比重,这是极不科学的。美国天然气便宜,它就用天然气。中国用美国三倍价格的天然气去搞制造业不是扯淡吗?当然用其他更便宜的能源。

  这种垃圾逻辑,它不是低智商的表现,而是大胆的无耻,是高级骗术。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体系,目的就是营造美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假象,打击投资者对其他国家的信心,诱骗资金流出其他国家,流入美国。利益相关者懂了,也只是会心一笑。相信并加以传播的,就是真傻了。骗子太多了,傻子够用吗?

要啥自行车?要啥自行车?

  无意义的比较

  这个成本评估经过胡乱加减乘除操作,已经面目全非了。但是它就利用媒体优势,扔出了这么个报告,得出了数个“重要结论”,黑的还不仅是中国:

  1、在美国制造,和中国成本差不多。

  2、中国和巴西的成本都在急剧上升。

  3、在墨西哥制造,比中国成本低。(解析具体数据,发现是墨西哥天然气和美国一样便宜,把指数弄低到91。)

  4、俄罗斯、东欧、西欧,除了英国,全部成本巨高,10年来一直高。

  5、印度稳住了制造业成本优势,成本一直很低,比中国有希望。

  6、最重要的,因为这数据,制造业有了向“美国、墨西哥、印度”转移的趋势。请赶快离开成本急剧上升的中国。

  这些逻辑,通通是扯淡。例如印度的电力供应不足,企业和家庭都要自备柴油发电机,不考虑这个,电价成本有意义吗?

  用不着看这指数那指数,出口总额、出口增长率、全球市场份额、FDI,这些数据每个月都有。吹成就、唱衰、看趋势都很清楚明白。出动了高级骗术,正说明这些数据不够看。

  本文刚完成,又看见了中金公司的正式报告《变革中国之“制造奇迹”》,不少内容还可以。但中金公司也中招了,在报告的第9页,又出现了这样的内容: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4年一系列制造业报告研究指出,中国过去十年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其中工资水平上涨达到187%,已经不具备吸引力;同时,在调查25个主要经济体的基础上,BCG提出美国综合制造业成本目前仅高于中国5个百分点,依此趋势发展,十年之后美国制造成本将可能低于中国。”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袁岚峰博士(微博@中科大胡不归 )。

  (作者简介:笔名陈经,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研究员,微博@风云学会陈经。)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和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 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232025#qq.cn(#换@)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 :
相关文章
  • 论摆烂,没人能赢日系电动车

    论摆烂,没人能赢日系电动车
    作者 | 刘丹丹 编辑 | 黎明 来源:深途 10月,日系三巨头丰田、本田、日产的电动车bZ4X、e:N系列(东风本田e:NS1、广汽本田e:NP1)、艾睿雅,
  • 理想的换代计划不“理想”?

    理想的换代计划不“理想”?
    文/道总 来源/道总有理(ID:daotmt) 进入九月,造车圈第一个被拱起火的是理想。 据悉,有理想ONE车主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理想汽车月内降
  • 瑞幸之后,Tims中国能否讲出新故事?

    瑞幸之后,Tims中国能否讲出新故事?
    作者|谢芸子编辑|潘心怡 Tims中国的上市计划有了新进展。 8月18日,空白支票公司(SPAC)Silver Crest大多数股东批准了其与Tims中国合并上市的
  • 时代的眼泪?“有妖气”将关停!CEO“妖气君”

    时代的眼泪?“有妖气”将关停!CEO“妖气君”
    每经记者 温梦华每经编辑 段炼 文多 易启江 今天的结束,是为了明天开始。这一段旅程的完结,是为了能够再次出发。新的理想还是要有的
  • 视频号站上腾讯C位

    视频号站上腾讯C位
    撰文/倪萍 编辑/董雨晴 一周前,一则关于高温气候给全球带来严峻挑战的视频,在视频号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数据飞跃:时长仅两分钟的视
  • 福布斯:在推特上粉丝数最多的十位亿万富豪

    福布斯:在推特上粉丝数最多的十位亿万富豪
    来源:福布斯微信公众号 文/Richard J. Chang 埃隆马斯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同时,他在推特上有9,950万粉丝,粉丝们经常能听到他的抱怨
  • 广告太“野”,吉野家“渡劫”

    广告太“野”,吉野家“渡劫”
    文 | 新浪财经 原祎鸣 编辑 | 韩大鹏 据日本媒体近日报道,吉野家常务董事伊东正明将吉野家的营销策略描述为让刚离开农村的年轻处女迷
  • 涨价的乐高,还能火多久?

    涨价的乐高,还能火多久?
    文/张琳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近日,微博话题#乐高将涨价#冲上热搜,并很快引发网友的热议。 实际上,乐高集团(LEGO)官方6月初就
  • 亚马逊服装“收割”线下零售

    亚马逊服装“收割”线下零售
    文/麻吉 来源: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 随着疫情消退,线上流量重回线下。电商巨头亚马逊,在年初一口气关闭68家线下实体店后,开始向新
  • 字节跳动加班文化在海外“水土不服”,引发离
    记者/周姝祺 国内饱受诟病的996加班文化传播到海外引发人事震荡。抖音海外版TikTok的英国伦敦电商团队不满母公司字节跳动带来的高负荷加
  • 本站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版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您联系站长处理!
  • Copyright © 2017-2022 F11.CN All Rights Reserved. F11站长开发者网 版权所有 | 苏ICP备2022031554号-1 |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