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产业自救:员工可共享、文体转线上-科技频道-和讯网
[ 还有太多的从业者,他们有些是餐厅店员、有些是景区导游、有些是影视工作者,疫情之下,他们原本的业务几乎停滞,如何度过寒冬是所有消费业者思考的问题。目前,“练内功”进行企业培训、业者转行、企业之间共享、将业务转向以及金融互助等是消费产业进行自救的几大模式。 ] [ 京东及其投资的达达集团联合宣布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面向全社会提供超过35000人的就业岗位,通过余缺调剂、岗位共享等创新模式。 ] 往年此时,应该是旅游、餐饮和电影档最为忙碌的旺季,然而一场疫情改变了一切。 “去年春节后开工第二天,我们便做了一个超级大单。但现在我们还在等重新开门营业的通知。”陆群(化名)在武汉有两家携程旅游门店,可如今春节期间金额近百万元的订单取消了,刚投入几十万新开的店也关门,从业十年来,他第一次睡不着觉。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多方调研了解到,和陆群一样的还有太多消费产业的从业者,他们有些是餐厅店员,有些是景区导游,有些是影视工作者,疫情之下,他们原本的业务几乎停滞,如何度过寒冬是所有消费业者思考的问题。目前,“练内功”进行企业培训、业者转行、企业之间共享员工、将业务转向线上以及金融互助等是消费产业进行自救的几大模式。 练好内功,线上培训 一边关注疫情各种信息,一边确认着政策,联系客人,陆群和同事们用了3天时间将上百万订单逐一退订。“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个沉重打击,没有收入,等于失业。”陆群说。 携程旗下近8000家门店几乎都在经历着同样的阵痛。 “虽然遭遇疫情,但却是练内功的好时候。目前携程有‘门店关怀计划’。除了暂免门店管理费、额度任务延期外,可以为门店员工推出包括产品知识、销售技巧、数据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在内的一系列精英课程。我做了课程表,为5个同事都申请了账号,学习时还要求做心得笔记,可以多看沟通技巧、运营思路等内容,这对将来门店恢复营业有帮助。此外,我还找了澳大利亚旅游专家等各类线上培训课程,可以学习,也可以考证,为今后做好储备。”陆群说道。 同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吴志祥则在几天前,登陆抖音平台,进行了一场企业如何自救的直播。 “目前整个集团旅游业务受重创,核心业务量下降80%,集团超过1万名员工,整体挑战还是比较大的。我觉得中小企业应该抱团自救,节流是有限的,关键是如何创造价值。目前来看,网络培训是不错的方式,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企业练好内功,也可以在线进行适当的业务接洽。同程商学院已专题开设了‘创业者如何度过疫情危机’公益课,由我本人录课,并邀请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旅游业、餐饮业企业家为创业者直播授课,号召大家振奋精神,共渡难关。一周内已有近十万名创业者参与直播听课。同时同程商学院将开设创业公益问诊,计划一对一帮助1000名创业者,解答难题。同程资本还将新设立5000万元天使基金,帮助创业者在资本寒冬中危中求机。”吴志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共享员工,暂时转行 何伟平(化名)是西贝的一名服务员,疫情发生后,其所在的餐厅暂停营业,尽管公司允诺工资会有保障,但相当于进入了无工可开的状态。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开元酒店集团,由于100多家酒店停业,上万名酒店员工无法开工,每天只能在员工宿舍活动。让企业也倍感成本压力和人员管理压力。 正在一筹莫展时,何伟平找到了新的出路——西贝与盒马对接,输送闲置员工给盒马。“由于大家都宅在家,因此生活日用品、食品,尤其是生鲜成为热销,门店以往一天配一次货,如今变成一天配3次,因此店内异常繁忙。现在生鲜整体的供应还是有保障的,但是部分生鲜商品由于缺乏上游的采收和加工人手,再加之部分地区封村、交通限制、运输成本上涨等,使得生鲜的运送并不十分顺利。门店员工更是超负荷运转。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人手,所以我们和西贝等餐厅企业对接,让更多闲置餐厅的员工加入到我们门店来。我们会给予相关培训,然后让他们做一些分拣货物的工作。”盒马鲜生相关负责人马春茂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截至2月6日,已经有来自21家餐饮企业的1200余人,加入盒马临时用工队伍,包括云海肴、青年餐厅等餐饮企业。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对第一财经表示,因为全国门店暂停营业,一万多名员工滞留在店里,现金流压力巨大,作为过渡期安排,在上海的3000余名留守的员工已经开始对接到当地新开业的盒马超市门店,经面试、培训后上岗参与打包、上架、分拣、餐饮等工作。 第一财经记者从京东了解到,该集团及其投资的达达集团(下属京东到家平台和达达快送平台)联合宣布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通过余缺调剂、岗位共享等创新模式,面向全社会提供超过35000人的就业岗位。目前,京东物流将面向全国开放包括仓储员、分拣员、快递员、驾驶员等在内的超过20000个一线岗位。达达集团旗下达达快送平台将面向全国超过2400个县区市招募骑士,首批拟招募10000个骑手;达达集团旗下京东到家平台将协助零售合作伙伴面向全国超过30个城市招募拣货员、打包员等门店岗位,开放岗位超过5000个。由京东到家平台协助招募的企业已有永辉超市(601933,股吧)、步步高(002251,股吧)、华冠、奥乐齐、卜蜂莲花、北京华联、丽达、家佳源、家家悦(603708,股吧)、旺中旺、冠超市、合力超市等。 家乐福方面透露,各地家乐福面向其门店外租区的歇业人员发起了招募,同时向全社会发出召集,希望暂时性歇业人员前来上岗。 不仅是向零售企业共享员工,部分歇业的服务行业人员也在向金融保险方面转向。导游张庆(化名)已从业十多年,疫情后一直赋闲在家。“我在一家小旅行社,目前还没有在线培训之类的,我不想浪费时间,也希望创造价值,我现在正在转向保险公司发展,因为保险销售和导游异曲同工,都没有固定工作时间,而是看业绩的,所以比较容易转型,而且疫情之下,一些相关的保险业务也在开展,我觉得有些机会。”张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共享员工,是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安置、安排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闲置劳动力比较好的模式。“但该模式有其限制性,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相关平台能提供的共享名额是有限的,而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能通过共享计划安置的员工占比肯定很小;二是加入共享计划的员工,需要从接受培训到综合素质都匹配共享职位提供方的要求;三是从目前开展共享员工模式的供需两方,整体共享范围依然很有限,且目前闲置的员工不一定都愿意加入共享的平台,个人防疫安全依然是其考虑的首要问题。” 企业转型,线上业务 疫情对于体育培训、教育、赛事、体育用品制造业而言,也是突如其来的冲击。 一位健身房私教告诉记者,他们的工资是按照签约的会员抽成的。由于疫情,健身房暂停营业,且复工时间难以预计,没有了新签会员,也就没有了新增收入。这位私教表示,他现在处于无限期停工状态。 体育产业新媒体平台氪体的创始人、CEO骆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体育产业心脏的线下场景彻底宕机,行业几乎等于停摆,且现金流受冲击,行业基础薄弱,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 对此,一些体育产业的公司也纷纷做出应对,展开特殊时刻的自救行动。 |
2018-10-28
2019-04-16
2018-11-19
2018-12-24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