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和老狐一样,平时喜欢听听音乐。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老狐想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必须去买 CD 或者录音带。 互联网普及后,听歌就方便多了,网上搜索、试听、还可
相信很多人和老狐一样,平时喜欢听听音乐。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老狐想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必须去买 CD 或者录音带。 互联网普及后,听歌就方便多了,网上搜索、试听、还可以下载。自从可以上网听音乐,老狐就不再买 CD 了。 像老狐这样的用户越来越多,在线音乐市场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也开始成为网络巨头争夺的主战场。 围绕这个战场,各家网站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商业大戏......
![]() 各家野蛮生长
那时的互联网,还是门户网站的天下。2001 年,百度率先推出音乐搜索功能,建立在线音乐库,成为首个推出在线音乐频道的网络巨头。 ![]() 以新浪、网易、搜狐为首的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也东施效颦,先后推出自己的音乐频道。 这些音乐频道,没给唱片公司交过一分钱,因此,唱片公司控告门户网站侵权的新闻时有发生。 但在那个时候,版权保护意识不强,唱片公司告了也是白告,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门户网站坐收红利。 ![]() 就在门户网站风光无限的时候,专业音乐 P2P 网站开始陆续出现。 2004 年酷狗音乐上线,2005 年酷我音乐成立,2006 年百度收购千千静听,2007 年天天动听诞生。 ![]() 相比门户网站,P2P 音乐网站的界面更为友好,服务更有针对性,也更受用户的欢迎。 以酷狗音乐为例,在诞生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酷狗音乐的日均下载次数就超过了 500 万次。 ![]() 就在 P2P 音乐网站不断蚕食门户网站份额的时候,转折点出现了。
![]() 巨头相互攻伐
2005 年,国家版权局开展“剑网行动”,针对在线音乐等重点领域,加大对侵权的打击力度。 ![]() 从这一年开始,各个音乐网站开始受到不同唱片公司的侵权起诉,网易甚至一度关闭音乐搜索功能。 购买音乐版权,成为各个音乐网站的首要任务。在线音乐市场,逐渐变成富人家的游戏。 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开始退出舞台,而规模较小的 P2P 音乐网站则陆续关闭。 门户网站里,只有百度依旧强势。2011 年,百度与三大唱片公司达成协议,提供正版音乐的试听和下载。 ![]() 但除了百度,还有另外两家公司也在积极购买版权,它们就是腾讯和阿里巴巴。 早在 2005 年,腾讯就推出了 QQ 音乐,但由于功能尚不完善,一直没有得到太多关注。 ![]() 但是,背靠用户优势,QQ 音乐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2013 年,QQ 音乐签下了杰威尔等七家唱片公司独家授权,2014 年更是击败百度,拿下华纳、索尼大陆版权的总代理。 不仅如此,腾讯还顺手把酷狗、酷我等老牌 P2P 音乐网站收入囊中。 ![]() 阿里巴巴先是从百度手中挖来千千静听,再收购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然后陆续签下了滚石、香港寰亚等唱片公司。 ![]() 被腾讯和阿里两面夹攻,烧钱又烧不过,百度大受打击,渐渐式微。 百度式微,网易顶上。在线音乐市场,从不缺少玩家。 ![]() 2013 年,网易在北京举办了网易云音乐的发布会,宣告重返在线音乐市场。 那个时候,腾讯和阿里巴巴还在继续它们的烧钱大战,网易云却不跟他们正面交锋,因为它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算法。 网易云音乐通过统计用户的本地歌曲,再利用算法推算出用户的大致喜好,然后给用户推荐心仪的歌单。 推荐算法,现在各种短视频平台都快用烂了,但在当时,却是新鲜事物。 就靠这一招,在短短两年时间,网易云音乐用户人数突破一亿大关。 ![]() 迅速崛起的网易云音乐,和腾讯、阿里巴巴,共同组成在线音乐市场的“三国杀”。 ![]()
![]()
腾讯终成赢家 2015 年,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 ![]() 为应对《通知》,三家公司各出奇招。 腾讯继续烧钱,2016 年 7 月,腾讯将中国音乐集团收入囊中。 ![]() 网易云音乐除了开始购入版权,还在 2016 年底实行“石头计划”,扶持原创音乐,以解决版权数量不足的危机。 ![]() 阿里巴巴则是花重金挖来何炅、高晓松、宋柯等资历较深的音乐人,利用他们的人脉,寻找潜在的音乐资源。 ![]() 新一轮的较量,网易云音乐始终坚持差异化,很少和腾讯阿里作正面竞争。 而和腾讯的面对面较量,阿里巴巴逐渐处于下风。 两家公司不同的音乐 App 开发思路,是导致胜负天平向腾讯倾斜的关键。 腾讯对音乐 App 的开发和定位,非常细致。 通过收购和整合,腾讯把自己的在线音乐 App,分为 QQ 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 K 歌。 ![]() QQ 音乐是专业生产内容为主导的数字音乐平台。 酷狗音乐是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带有很强的社区性质。 酷我音乐拥有电台、短视频、脱口秀等各类影视资源。 全民 K 歌是主打在线 K 歌娱乐社区,不具备专业音乐生产内容。 ![]() 4 个 App,各有其定位,各有其固定用户。 而阿里巴巴,则是把所有东西都放进一个 App 里:阿里星球。 ![]() 阿里把几乎所有的音乐资源都整合到阿里星球里面,除了原有的天天动听音乐库,还有热门活动、明星商城、直播等一系列音乐产业链。 显然,阿里巴巴打算把这个 App 做成音乐淘宝。 问题是,阿里星球的功能过多,把各种杂七杂八的功能混在一起,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不仅功能过多,界面也很乱,指引不明确,用户经常一头雾水。 ![]() 由于开发过于粗糙,导致用户的使用意愿很低,下载量远不如腾讯系 App。 而腾讯更是以打击盗版为由,宣布对虾米音乐,阿里星球等阿里系 App 实行信息屏蔽。 ![]() 这使得很多阿里的用户,转投腾讯。 一套组合拳下来,到 2017 年,QQ 音乐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 眼见翻盘无望,阿里巴巴决定注资网易云音乐,来一出孙刘联合抗曹的好戏。 在线音乐市场,从原来的三国杀,变成了腾讯大战阿里注资的网易云音乐。 2017 年到 2018 年,双方就音乐版权问题杀得不可开交。 ![]() 经过一番厮杀,腾讯逐渐占据优势,把网易云音乐死死地压在地上。 ![]() 利用版权作护城河,在线音乐市场,最终变成腾讯一家独大的局面。 ![]()
![]() 未来一片混沌
2021 年 7 月的一纸法令,让原本趋于稳定的在线音乐市场,再起波澜。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采取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等恢复市场竞争状态的措施。 音乐行业解除独家版权,足以让整个行业产生巨震。 老狐认为,现在的腾讯音乐,不仅要面对对手们的卷头重来,还要应付短视频平台的冲击,形势越发严峻。 ![]() 从互联网开始时的各家野蛮生长,巨头时代的巨头相互攻伐,再到版权时代的多方面较量。 可以说,在线音乐市场的发展史,既是一段互联网巨头的成长史,也是一段版权法律、版权意识不断完善的成长史。 随着音乐版权的再度开放,在线音乐市场势必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巨头们的命运究竟会如何,老狐也不清楚,还是交给时间来解答吧。 参考资料: 砺石商业评论:在线音乐巨头沉浮史 中国经济周刊:在线音乐不赚钱,互联网巨头为何仍不停投入 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在线音乐版权保护第一期:我国在线音乐发展史 i黑马:腾讯网易在线音乐8年缠斗 编辑:陈展翔 |
2018-12-20
2019-06-06
2018-11-28
2019-05-14
2018-10-01